无锡急救精准高效优化防疫举措
发布时间:2022-03-10 修改时间:2022-03-10 09:49 浏览次数:
2月15日,自疫情发生以来,无锡市急救中心不断优化应对防疫举措再升级。
一周时间,随着封控和管控人员的增多,市急救中心除了保障全市日常急救、疫情转送任务外,还要满足这些特殊人群中的就医需求。往年2月的日均接线量和出车量分别约1000次和200次,目前则达到1300多次和300多次。在急救高位运行下,中心挖潜力、增救力、保运行、护安全,同时确保疫情防控从严从紧、高效精准。
强化防疫专车管理再升级
恢复防疫转运专用分站封闭管理,借助“5G+智慧急救”车载监控实现专车信息化管理,对人员实施封闭式管理和备班机制;使用标准化三区二通道洗消流程。
1、 合理分配人员车组配置。安排人员在五院洗消中心闭环管理,负责阳性病例的转送。另有多组备班人员集合在钱桥洗消中心集中管理,负责其他疫情相关任务。
2、 细化工作流程。急救车组执行任务返回后,进入三区两通道消毒,经过喷淋区、缓冲区、清洁区,脱卸所有衣物,消毒后方能进入办公区。而清洁区里,机器人消毒机来回通过过氧化氢、紫外线、等离子消毒空间。返回站里的急救车车内车外也有全自动消毒清洗。
3、 加强疫情防控意识。专用分站成立以后,成立2组消杀团队,同时内部利用空隙期强化培训,加强全员疫情防控意识和消杀技术,优化职业暴露院感处理流程,严格规范防护穿脱、洗消杀毒、扫码测温等医学防控操作和综合管理措施,引进过氧化氢消毒机,强化消杀防控手段。
4、强化监督管理。分站2名管理人员严格监督各项防控措施是否执行到位,保障物资供应。
优化应急调度指挥再升级
实行24小时驻中心总值班制度,及时跟踪态势变化,确保稳妥有序处理复杂情况;定期会商研判涉疫信息,完善分级分类转运流程,优化涉疫管控人员就医转送原则、急危重症病人救治转送流程等,形成以调度台询问评估、质控组跟踪指导反馈的机制。
随着“120”接线量和出车量明显增加,及时增设3个调度席位,对涉疫就医需求相关人员分类分级转送,做到精准调度,安全转送。
统筹日常急救效率再升级
关注各市属医院急救绿色通道调整情况,以“导航式”调度指令确保救护车快速精准到位,根据日出车情况,及时增加分站日常备班;投入行政党员应急备班力量,间接提升日常院前急救效率。
随着封控和管控人员的增多,市急救中心除了保障全市日常急救、疫情转送任务外,还要满足这些特殊人群中的就医需求。像孕妇产检、血透、外伤、插胃管等患者,全部需要由120急救车护送。
压实内部防控措施再升级
市急救中心更新全员核酸检测方案,培训增加采样小组人员应对高频次、多点位的采样需求,确保内防力量不减弱。
1、强化核酸检测工作。中心从16日起连续3天进行全员核酸检测,并按照分级、分类、分散的原则强化落实,做到疫情专班人员每日1次核酸检测,一线急救人员2天1次,行政后勤其他人员每周至少2次。
2、增加核酸检测采样人员储备。2月16日邀请采样专家,对15名医护骨干人员进行采核酸技术规范强化培训,并由15名骨干对分站医护人员再次进行强化培训,做到中心的医护人员人人掌握核酸采样技术。
3、落实全员核酸检测情况日梳理与核实,同时,从1月7日起实行小程序健康码、行程码报备制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