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专题专栏>无锡市急救中心>工作动态/公告栏

回眸2024 展望2025丨急救先锋 医“路”有我

发布时间:2025-01-26  修改时间:2025-01-26 09:55  浏览次数:

 

回眸2024年,无锡市急救中心

胸怀大爱,使命在肩。

循着希望的曙光,

与时间赛跑,为生命护航。

这一年,我们步履铿锵。党建为舵,业务为帆,深度融合,引领我们破浪前行。120的每一次呼啸而出,都是对人民群众健康承诺的忠实践行。

全网急救运行“稳中有升”

这一年,市急救中心快速反应、高效服务。 120全网急救运行“稳中有升”,群众满意率99%120调度指挥中心接听电话量44.45万个,调派出车12.65万车次,全网完成救治任务11.15万次,均同比增长。调度员一分钟派车率99.96%,全网平均一分钟出车率98.72%,急救平均反应时间1139秒,救护车反应时间1017秒,均不断优化。群众满意率达99.96%,有39名职工获得患者来电来信表扬,收到锦旗5面。

急救站点网络不断织密

这一年,市急救中心以体系建设之“优”促发展大局之“稳”,持续推进急救网络增点扩面,扎实推进急救站点提标提质,多管齐下持续为急救资源“造血”,急救服务半径进一步缩短。全市2个分站顺利通过省级验收,5个急救站点建设完成投入运行。截至2024年底无锡市区120直属分站10个,急救网络站点达26个,急救站点网络不断织密,更好地满足了市民群众的院前急救需求。

急救医疗水平不断提升

这一年,急危重症培训、新技术应用是实现心肺复苏率提升的“助推器”。中心注重贴合实际的心搏骤停等危急重症的培训和新技术的运用、团队配合训练。同时,严抓救治质量和救治技能,有效提高了现场心肺复苏质量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率。全网实施心肺复苏成功124例,脑复苏成功18例。其中,直属分站心肺复苏成功88例,心肺复苏成功率14.10%,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强大保障。

    智慧急救手段不断丰富

这一年,信息化赋能是120的发展动力。市急救中心信息对接“高效化”,年度实现与我市7家三甲医院开展数据对接传输工作;运行分析“多元化”,推进电子病历系统和车务管理系统再升级;应急能力“信息化”,积极推进“无锡指挥健康提升工程(应急与绩效)项目;”调度指导“立体化”,电话急救指导从“可听见”升级为 “可看见”,调度员运用电话指导辅助急危重症抢救成功62例,同比增长55%,信息化奏响调度医学隔空指导“协奏曲”。

急救队伍建设不断加强

这一年,市急救中心步伐稳健,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向内挖潜“活”起来;向外借力“动”起来,培训科研“亮”起来,获得ITLS中国分部(120)教学基地授牌。中心积极推行医疗急救员等级考评机制,充分发挥急救车组“最小单元”的“最大效能”,持续巩固市属院内医生派驻交流轮岗常态化机制,深化院前院内一体化衔接,推进急救急诊一体化救治能力提升取得实效。人才队伍建设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强大保障。

应急救援机制不断完善

这一年,市急救中心全力以赴护航城市安全和市民平安。深化警医联动,全面优化交通事故联动救援救治效率;深化路医联动,建立竺山湖隧道无锡宜兴联动工作机制;深化社医联动,与地铁集团、惠山公园景区管理中心、社会救援组织沟通联动工作机制,全年妥善处置各类较大突发事故27次,加班加点完成“锡马”、节假日高速公路驻点急救保障及各类赛事保障任务336车次。

“社会大急救”格局不断拓展

这一年,市急救中心积极组织开展急救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公众培训。不断擦亮党建联盟品牌,通过120宣传日、世界急救日、青少年自救互救训练营等活动,积极组织开展急救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公众培训,培育第一目击者,2024年共开展急救科普培训120余场次,受益9000多人次,推动了急救知识的共享和普及,构建了社会大急救格局,共同推动急救事业的发展。

 

展望2025

梦虽遥,追则能达;

愿虽艰,持则可圆。

展望2025年,

无锡市急救中心初心如磐,

将继续在急救事业的建设道路上

昂首阔步。

面对新的一年工作,急救职工要始终牢记急救人使命担当,坚持守正创新,注重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,把精力聚焦在工作上,把心思聚焦在实干上,把力气聚焦在落实上,接续奋斗不停步,积极投身新无锡现代化建设,为健康无锡建设再作新贡献。

01持续优化体系建设。既要把“十四五”收好官,又要为“十五五”谋好新篇。要精准分析“统筹发展和安全”任务的形势和要求,盘活当前急救资源,加快推进梁溪中医医院(山北)分站等分站建设,扎实推进全网急救站点同质化管理,尤其是强化急救网络站点管理,加快构建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院前急救体系。

02不断提升救治能力。健全培训体系和内涵建设,将“三基”技能考核由季考升级为月考,以建设ITLS培训基地为契机,增强创伤救治能力,拓展职业素养考察路径。加快提升院前院内数据传输率、视频远程医学指导使用率,全面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率,完善应急预案体系,确保日常急救、突发事件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更加有序高效。

03稳步增强服务质效。持续抓好创新链与业务链深度融合,深入推进急救员岗位分级分类管理,总结急救员试点经验并向调度班长竞聘机制铺开,持续促进院内医生派驻交流轮岗工作走深走实,规范120电话受理、调派转运、救治救援、信息融合共享等环环相扣全链条机制,纵深推进急救资源供给侧优化见行见效。

04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。加强政治引领,高标准提升党建工作效能。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,对标中心高质量发展目标,及时发现面临的新情况、新问题、新难点,抓实调查研究,突破中心发展瓶颈。